今年的十二月,為了接待美食團客人和家族朋友聚會,我來Villa Le Bec無數次、用餐三次。除了因為它是全上海,我熱愛法式花園別墅餐廳外,在這聖誕月份,還特別有「家」的感覺。
喜歡在花園、
喜歡在一樓的佛廳…
尤其在二樓的包房的氛圍,好似聖誕夜到法國朋友的老家做客,在飯廳餐桌上,法國媽媽一直端出一道道溫暖的節慶料理,想餵飽你般。賓客們一直吃、一直聊、再一直吃、一直笑,好似一家人。有愛的料理,才是最動人的。
對住在新華路五年的我而言,Villa Le Bec從來都不只是間法式餐廳,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四年多前眼見Villa Le Bec洋房從施工裝修、開幕趴踢;從前方小酒館拓展到旁邊花園,再到整棟樓的開放。去年還在我家旁開了Le Bec Boutique,有小酒窖和麵包房,還常遇到自己的法國朋友,專程讓司機繞路來買麵包。
每每需要一些法國生活感時,我會就近沿著新華路的梧桐樹林,散步來這吃個Terrine、或與朋友喝一杯小酒。我在Villa Le Bec旁的超市買菜,在旁邊的公車站上下車。整天在新華路上走來走去的我,手機裡有上百張這棟1930年代鄔達克建築,春夏秋冬的照片。
但說實在的,我其實不太瞭解Le Bec先生的過往,只知道他以前在里昂,是位貨真價實的米其林二星名廚。
或許是因他只說法語和些英語,比較難和任何非法語人媒體直接溝通,在上海變得有點神秘。即使神秘低調,我每次路過,餐廳永遠高朋滿座。
前些日子,終於來拜訪我親愛的新華路鄰居、Nicolas Le Bec先生。
大家對Nicolas最深的印象是,他是來自里昂的大師,為此我還帶了本里昂旅遊指南去見他閒話家常。最妙的是,Nicolas既不是里昂人,他賣的也不是里昂菜(尷尬),。。。他是北方布列塔尼人。
他帶我參觀Villa樓內的細節和照片,原來和法國廚神Paul Bocuse有一段不打不相識的過去。他在里昂開店的頭六年,全里昂沒有任何供應商敢進貨給他,因為他是外地人,賣的是當時前所未有的創新菜。後來,Nicolas和這位天廚老前輩,變成的把酒言歡的好兄弟呢。
法國廚神Paul Bocuse,還送了一句話讚美他:
Nicolas送我兩本他來上海前出的法文食譜。左邊那本因米其林二星光環,他到世界各城市客座,也將各地飲食所見所聞對他料理的影響,寫進食譜裡。
年輕帥氣得意的法國星廚,以前在里昂最火時,同時有三家餐廳:一家米其林二星、一家在里昂機場、一家有600個位置,總共有200個員工。我可以想像他當時的不可一世。
現在,他已經不只是位曾在里昂轟天動地、奪得米其林二星的名廚,根本是個嚴肅努力、關心員工且謙遜的企業家。
請教他最喜歡在家裡吃什麼?他尷尬地愣了十秒完~全~答~不~出~來,因為他是老闆,每天都在廚房帶著團隊裡工作,根本沒私人生活。他餐廳、小酒館麵包店、進口酒的辦公室、廚藝學校都在新華路上。店裡供應的肉腸、麵包、點心,什麼都廚房自己做,酒也自己進口。
Nicolas也不再需要卓越的聲譽。33歲就在Paul Bocuse的地盤里昂Lyon奪下米其林二星,他早擁有過那些虛幻了。現在45歲的他,要的是平靜的幸福,要照顧他的家人和員工,滿腦子想的是企業的存續與盈利。
所以來上海,從里昂做的Fine Dining,改變定位販售翻桌率與獲利較高、加了他創意的Bistro法國經典酒館菜,分量實足且擺盤不複雜,但味道細膩。融入一點點中國在地元素,試著迎合上海客人的胃口,比如飲料提供薏仁紅棗茶,服務員穿上旗袍。
Nicolas說,Villa Le Bec不是一家餐廳,他花那麼多精力裝點這棟別墅,就是想營造出,回家吃飯的溫暖。讓每個客人,都在不同的場景與角落,找到他的熟悉感,喚起他的法國記憶。
每次來Villa Le Bec, 總有那麼幾個瞬間,我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在法國還在上海。看到它,我知道,我回到上海的「家」。